课题分离。
本来这个时候我应该开始写《幸福的勇气》读后感,但是这次阅读完,已经不记得大体内容了。总体上还依稀有点感受是应该活在当下,并且主动去面对。另外还有些内容是平常不容易想到,但是看到之后就会恍然,需要如此。待今日笔记完毕后再对照着摘录来写读后吧,希望自己摘录能够整理出一些有益的内容。
今天阅读的部分,看到了爱的课题中获取幸福的方法。从追求我的幸福感,转变为追求我们的幸福感。在一个共同体追求最大的幸福,能够让人找到归属感,获得幸福。然后我就开始想,这真的好难,本来想再说一堆,但是阿德勒告诉我,要有勇气,要从目的论来讨论问题。如此来说,问题就是我没有去经受那些我现在认为的困难的勇气。
学以致用,但有些难以开始。
有些还是可以的。昨日和大家伙一起去玩了剧本杀,玩完之后又玩了一夜狼人。玩的很开心,没有什么担心,也没有什么担心怎么看自己之类的。只是之后,当开始有了评价,我的思想就产生了变化。一个是游戏中好笑的东西被大家复盘说出来,我也认为这确实是有趣的,只是,理性的我会同时分析,那时候的某些行为并没有做到完美,实际上是欠缺考虑的。也就是说脑海中产生了会被别人评价,诸如虽然这里是有趣的,但是是没脑子的瞎玩。另外一个是朋友说要把朋友介绍给我,而我想到了最近接二连三的介绍,感叹年龄到了,然后把最近的三次都说了出来。而说出来后,就开始感觉有些不自在。脑海中就开始想,我会被怎么评价了。然后想法又开始无限拓展,假设我同意和介绍的人见面,聊下去,那么后续又会有无数的评价,好,坏,我都要进入人际关系的烦恼之中了。
我的天,内耗可真严重。
赶紧学以致用使用阿德勒心理学。被人评价不是我的课题,他们喜欢我,和我玩就好;不喜欢我,不和我玩就好。我真诚地说出了想法,也说出了暂时不想找对象。这是我愿意在这个时候分享给他们,因为事情到了第三次,属实有了倾诉欲。
分清课题。这些都不是我的课题。
我的课题其实只有两个。第一个,是在游戏中,我是不是应该更加理智一点,多思考一下游戏的规则,以及运用一下逻辑。这是未来式的,是可以通过努力,对参与游戏本身进行努力的,能够给自己以及游戏共同体带来欢乐的。而不是去关注,我之前玩的水平怎么样,会被人如何评价。这是过度关注自我了。
第二个,我到底该不该和那些被介绍的人相识,聊下去,看看有没有可能构建共同体。这个问题我暂且还不能回答。没有想好,并且对于《幸福的勇气》这本书的读后还没有整理好,整理好之后可能会有一个更加倾向性的答案。不过。如果是按照阿德勒心理学来说,我是应该去认识一下的。因为我是想要参与共同体中的,我是想要获得幸福的。我只是有这样和那样的顾虑,但是这些顾虑,很多时候并不是我的课题。我只是将其当做了我的课题在那里忧愁,而实际上,当未真正面对的时候,谁有能知道对方是会怎么选择呢?
课题分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