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待的美好

期待的美好

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但当考虑到其他价值判断时,能不能外放恻隐之心,需要考量。

行方便,体贴人,减少麻烦,这些是社交中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在处理事情时会想到并且实施的。当没有其他价值判断影响自己的思考时,这些都是善意。

善意可能会收获善意,社交来往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。这是理想化的良善带动良善,最后世界大同。善意也有可能收获不了善意:“你的善意是我争取来的”,这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才是善意的来源,并不会感恩善意释放者,当然我们这里不讨论感恩是否必要的问题;“你的善意是你应做的”,这是在其价值判断中,善意释放者的善意,是理所当然的,也并不会感恩善意释放者;“请给我更多的便利”,这是争取善意思维的升级版,还要进一步索取更多的善意,实际上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拿捏对方,不管所提出的要求一步一步增高,如非事事顺其心意,绝不善罢甘休;“对不起,虽然你善意,但你做错了”,这是恶意者的思维。不管是如何让善意释放者释放善意的,只要发现自己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达成目的,不管是否对善意释放者有什么影响,更进一步,甚至损人不利己,纯纯为恶心人,那就是不觉恶的恶意了。

社会运行有其一套规则,初入某运行链条时,新人或许对规则不甚了解,不知规则的用意,遂会更多运用自主思想,为他人考虑。而只有对规则了解更深,才能发现,有些运行规则并非是因不体贴人,而是有更被体制设计者所看重的价值挡在了方便之前必须被考虑,而规则不得不产生了一些复杂、不方便。

当然,在对规则的用意理解深刻后,依然作出释放善意的举动,可谓是稳重的善意了。

夕阳,透过公交车的右侧洒进了车内,半个后截车窗被染了色,光影中背光的长发,已变得模糊,感受却又那么详实,惬意,如同与至交好友畅快交谈后在太阳余晖下挥手告别,不会有离别的惋惜,只有再次相聚的等候。对,不是期待,是知道必然有下次的等候。

昨日已想谈谈自己发现的一个问题,因懒惰未成。我忽然发现了吹水的某种起因。曾经不是很理解,为什么有人会特别想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东西,尤其是以一种高傲的语气。等到这两天,意识到自己说的话越来越多后,我明白了某种条件下话多的产生原因。首先是背景,自己需要展示自己的能力,所以会产生说话的欲望;其次,是虚荣,因为在不断交谈过程中产生的良好回馈,会加深自己继续展示的动力,需要维持自己的能力强的形象;再次,对于无话可说有种抵触,强制要求自己必须要有“教育”的能力,或者说有着目的,是为让被交流者能够有所收获,所以想到的什么就会脱口而出;最后,说话不过大脑,没有习惯于在说话前想想自己的话应不应该说,或者说已将被交流者拉入平等的交流语境,觉得可以对被交流者进行无保留的、不需要思考的对话,而实际上,属实不应该如此。身份上确实有所不同情况下,会有隐患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